本来那个“关于那个传闻中的iPod广告”的帖子是要投到国内BLOG站点上的,结果却被告知:
"发布失败. 相关错误信息如下: 发现违禁语句"
原以为是我操作不当造成的,但是屡试屡败,看来是被系统特意拦截住的。可是,我的那个帖子哪里有什么违禁语句啊?我屡查屡晕,实在找不出违禁之处,最后只得作罢。一字未改,转投他乡到这里。
2006年3月31日星期五
关于那个传闻中的iPod广告
可以通过Google Maps看看这个奇怪的iPod样的东西:
http://maps.google.com/?t=k&ll=-30.516354,121.336956&spn=0.051463,0.080509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Bing
Date: Mar 31, 2006 9:16 AM
Subject: Re: Apple AD
To: Long, Qi
我昨天看下面这个CNN新闻的时候也看到这个事儿了。
Skype sued over peer-to-peer technology
http://money.cnn.com/2006/03/27/technology/business2_browser0327/
不过其评论说这应该是一个HOAX,并提到一位DIGG用户的观点:如果这真是JOBS故意所为,那么那个IPOD要和真的一模一样才行,因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认为是这么回事儿,巧合罢了。而且,读这个新闻还学了一个单词,PERFECTIONIST,呵呵。
"Apple iPod ad a likely hoax
April 1 is also Apple's 30th anniversary, and the yucks are just beginning. Take, for example, this post claiming that Apple has created an iPod ad visible from space. Blogger Richard Boakes found a spot on the map in Australia that looks a bit like an iPod, and relates an unlikely tale about Steve Jobs winning the land from the late Australian mogul Kerry Packer. Some observers noted that the area abounds with similar structures, which are most likely pools left over from strip-mining operations. A Digg.com user smartly points out the best reason for deeming this a hoax: The supposed iPod's screen proportions don't match the real thing, a flaw that the perfectionist Jobs would never have allowed".
故事最初来源于这个BLOG:
http://boakes.org/apple-ipod-space-advert
On 3/31/06, Long wrote:
> 如果你在使用Google Earth不经意间在地图上看到了一幅巨大的苹果iPod广告,那么你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在与澳洲出版业大亨Kerry Packer(已故)玩的一次扑克牌游戏中,苹果的总裁Steve Jobs赢到了一个面积超大的矿场。从那时候开始,位于西澳的这块地就一直在秘密地进行着改装,苹果后来在这块地上布置了一幅巨大的iPod广告。而这一切到最近才被一位网友无意中发现。
http://maps.google.com/?t=k&ll=-30.516354,121.336956&spn=0.051463,0.080509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Bing
Date: Mar 31, 2006 9:16 AM
Subject: Re: Apple AD
To: Long, Qi
我昨天看下面这个CNN新闻的时候也看到这个事儿了。
Skype sued over peer-to-peer technology
http://money.cnn.com/2006/03/27/technology/business2_browser0327/
不过其评论说这应该是一个HOAX,并提到一位DIGG用户的观点:如果这真是JOBS故意所为,那么那个IPOD要和真的一模一样才行,因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认为是这么回事儿,巧合罢了。而且,读这个新闻还学了一个单词,PERFECTIONIST,呵呵。
"Apple iPod ad a likely hoax
April 1 is also Apple's 30th anniversary, and the yucks are just beginning. Take, for example, this post claiming that Apple has created an iPod ad visible from space. Blogger Richard Boakes found a spot on the map in Australia that looks a bit like an iPod, and relates an unlikely tale about Steve Jobs winning the land from the late Australian mogul Kerry Packer. Some observers noted that the area abounds with similar structures, which are most likely pools left over from strip-mining operations. A Digg.com user smartly points out the best reason for deeming this a hoax: The supposed iPod's screen proportions don't match the real thing, a flaw that the perfectionist Jobs would never have allowed".
故事最初来源于这个BLOG:
http://boakes.org/apple-ipod-space-advert
On 3/31/06, Long wrote:
> 如果你在使用Google Earth不经意间在地图上看到了一幅巨大的苹果iPod广告,那么你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在与澳洲出版业大亨Kerry Packer(已故)玩的一次扑克牌游戏中,苹果的总裁Steve Jobs赢到了一个面积超大的矿场。从那时候开始,位于西澳的这块地就一直在秘密地进行着改装,苹果后来在这块地上布置了一幅巨大的iPod广告。而这一切到最近才被一位网友无意中发现。
2006年3月29日星期三
从中国看澳大利亚
从中国的角度看,澳大利亚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这里似乎啥都是颠倒的。让我来细(戏)说一下:
不讲中国话,说鸟语;
不收人民币,认AUD$;
相对北半球而言,人头朝下活着;
朝北的房子朝阳,树荫在树南边;
下午的日头最毒,外出至少要抹SPF30防晒霜,晾起衣服来倒是蛮爽;
季节与北半球完全相反,春秋颠倒,冬夏颠倒;
圣诞节在盛夏,圣诞老人穿着裤衩站在海边是我们“北方人”看来比较傻的一景;
夏秋和冬春交接之际,一天之内能感受四季的交替,倒是有些像在乌鲁木齐的感觉;
有时,树荫下是深秋,树荫外却是盛夏;
除了澳洲内陆,其它沿海地区都比较肥沃,啥玩意儿都长,给点儿阳光就灿烂;
供应的蔬菜水果都很新鲜,且都去泥洗净,就是放不住,一不留神就打蔫发霉;
野生动物与人比较亲近;
闹市、车站、居民区内经常有海鸥、鸽子还有老鸹在你脚下溜达,神气得连路都不让;
苍蝇、蚊子等也比国内的憨多了,你甚至可以用脚踏死在地上歇着的苍蝇;
车辆靠左行使,司机位在车右侧,档位当然也是反着的,在司机的左手;
除了有红绿灯的路口,所有其余的路口都是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
日期倒着写,要写日、月、年;
地址也倒着写,要写门牌号、街道、市、省(州)、国家;
房子的大梁都是木头的,倒是和过去中国的民房一个盖法;
房间内三相电源插座上下颠倒,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器电源线都是尾巴朝上撅在墙上;
自来水可以直接喝;
门前路边的公共草地归房主管,房主得除草并保持清洁;
砍自家院子里的大树自己却做不了主,得问问政府愿意不;
房主垒自己院墙要找别人,安装自己家的插座也要请别人,除非自己有LICENSE;
办公证不要钱也没数量限制,要是真给了钱,给你做公证的JP没准儿就得坐牢;
图书馆办证、借阅都不要钱,也不要押金,一次借多少本还没限制,只要你拿得动;
图书馆里有中文的书刊和报纸,但是繁体字的多,简体字的少,反动的多,革命的少;
教堂和清真寺多,佛教的寺庙少;
除了港桥、中国城等闹市区或商业区(CBD),一般的居民区几乎见不到人;
和国内类似,卖电脑和配件的也爱扎堆儿,就是太懒,都快到中午了才懒洋洋地上班;
居民看病不要钱,住院更不要钱,买药却自己要花钱;
上技能培训的TAFE学校,可以自己不掏钱,让政府替你买单;
学生们上课不用端着,围着桌子随便坐,接老师话茬儿也不会被罚站,还会受到鼓励;
最小的货币单位是分,最小的硬币却是五分,用卡付款算到分,付现金就四舍五入了;
没有真正的纸币,除了硬币,钱都是用塑料印制的,叫塑料币差不多,既防伪又耐磨;
不像中国满大街可见百元大钞,这儿几乎看不到百元票,ATM往外吐的也是50元的票;
工资不按月付,按每周或每两周付,还有按小时算的,付房租也是如此;
固定电话不按分钟算,按次算,说一句话和聊俩钟头是一个价钱;
手机单向收费,接听倒是不要钱,但打起来常让你心跳不已,且要按次追加接通费用;
吃麦当劳套餐便宜,喝馄饨贵;
给人道谢后对方不说“不客气”,人家说“别担心”;
到哪里办事儿都得排队,没有加塞儿这个说法,你就得老老实实地且候着;
你如果愿意,孩子生得越多越有钱;
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而且一张票(TravelPass)可以城铁、巴士和轮渡通用,十分实惠;
上班族和上学族们大都每天坐火车,乘巴士的却不多(悉尼);
巴士宽敞舒适,然而单看站牌没法知道行车路线,站名还都是编号,让你一头雾水;
巴士来了你还得“夸”它(攥拳,拇指朝上示意停车),否则它还不停;
就算它自个停了,你也许还上不了车,而且是全体乘客下车,
然后司机大爷关闭车门,自个儿在车内活动筋骨七分钟,别烦,这是法律规定的;
拖鞋主要不在家里穿而是上街穿;
吃的便宜,住的贵;
哦,还有最关键的,和社会主义相反,这里是资本主义……
不讲中国话,说鸟语;
不收人民币,认AUD$;
相对北半球而言,人头朝下活着;
朝北的房子朝阳,树荫在树南边;
下午的日头最毒,外出至少要抹SPF30防晒霜,晾起衣服来倒是蛮爽;
季节与北半球完全相反,春秋颠倒,冬夏颠倒;
圣诞节在盛夏,圣诞老人穿着裤衩站在海边是我们“北方人”看来比较傻的一景;
夏秋和冬春交接之际,一天之内能感受四季的交替,倒是有些像在乌鲁木齐的感觉;
有时,树荫下是深秋,树荫外却是盛夏;
除了澳洲内陆,其它沿海地区都比较肥沃,啥玩意儿都长,给点儿阳光就灿烂;
供应的蔬菜水果都很新鲜,且都去泥洗净,就是放不住,一不留神就打蔫发霉;
野生动物与人比较亲近;
闹市、车站、居民区内经常有海鸥、鸽子还有老鸹在你脚下溜达,神气得连路都不让;
苍蝇、蚊子等也比国内的憨多了,你甚至可以用脚踏死在地上歇着的苍蝇;
车辆靠左行使,司机位在车右侧,档位当然也是反着的,在司机的左手;
除了有红绿灯的路口,所有其余的路口都是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
日期倒着写,要写日、月、年;
地址也倒着写,要写门牌号、街道、市、省(州)、国家;
房子的大梁都是木头的,倒是和过去中国的民房一个盖法;
房间内三相电源插座上下颠倒,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器电源线都是尾巴朝上撅在墙上;
自来水可以直接喝;
门前路边的公共草地归房主管,房主得除草并保持清洁;
砍自家院子里的大树自己却做不了主,得问问政府愿意不;
房主垒自己院墙要找别人,安装自己家的插座也要请别人,除非自己有LICENSE;
办公证不要钱也没数量限制,要是真给了钱,给你做公证的JP没准儿就得坐牢;
图书馆办证、借阅都不要钱,也不要押金,一次借多少本还没限制,只要你拿得动;
图书馆里有中文的书刊和报纸,但是繁体字的多,简体字的少,反动的多,革命的少;
教堂和清真寺多,佛教的寺庙少;
除了港桥、中国城等闹市区或商业区(CBD),一般的居民区几乎见不到人;
和国内类似,卖电脑和配件的也爱扎堆儿,就是太懒,都快到中午了才懒洋洋地上班;
居民看病不要钱,住院更不要钱,买药却自己要花钱;
上技能培训的TAFE学校,可以自己不掏钱,让政府替你买单;
学生们上课不用端着,围着桌子随便坐,接老师话茬儿也不会被罚站,还会受到鼓励;
最小的货币单位是分,最小的硬币却是五分,用卡付款算到分,付现金就四舍五入了;
没有真正的纸币,除了硬币,钱都是用塑料印制的,叫塑料币差不多,既防伪又耐磨;
不像中国满大街可见百元大钞,这儿几乎看不到百元票,ATM往外吐的也是50元的票;
工资不按月付,按每周或每两周付,还有按小时算的,付房租也是如此;
固定电话不按分钟算,按次算,说一句话和聊俩钟头是一个价钱;
手机单向收费,接听倒是不要钱,但打起来常让你心跳不已,且要按次追加接通费用;
吃麦当劳套餐便宜,喝馄饨贵;
给人道谢后对方不说“不客气”,人家说“别担心”;
到哪里办事儿都得排队,没有加塞儿这个说法,你就得老老实实地且候着;
你如果愿意,孩子生得越多越有钱;
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而且一张票(TravelPass)可以城铁、巴士和轮渡通用,十分实惠;
上班族和上学族们大都每天坐火车,乘巴士的却不多(悉尼);
巴士宽敞舒适,然而单看站牌没法知道行车路线,站名还都是编号,让你一头雾水;
巴士来了你还得“夸”它(攥拳,拇指朝上示意停车),否则它还不停;
就算它自个停了,你也许还上不了车,而且是全体乘客下车,
然后司机大爷关闭车门,自个儿在车内活动筋骨七分钟,别烦,这是法律规定的;
拖鞋主要不在家里穿而是上街穿;
吃的便宜,住的贵;
哦,还有最关键的,和社会主义相反,这里是资本主义……
2006年3月27日星期一
关于国办密函
今天从网上偶然搜索到这样一个链接:
纪录一届政府 《中国政府机构名录》开始征订
http://medianet.qianlong.com/7692/2005/05/27/33@2652518.htm
其中提到:“国务院办公厅发的:国办密函[1991]44号的通知,规定其他任何单位均不得从事《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的征集出版工作。作为国家唯一权威版本的《中国政府机构名录》自1991年在海内外发行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和对外宣传效果”。
请注意上文中的“国办密函”字样。
1、既然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密函,怎能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将其内容公布在互联网上呢?不过还好,目前在Google上能够搜索到的涉及“国办密函”实际内容的链接只有这一个。
2、话又说回来,如果这密函通知的内容属实,即规定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得从事某项工作,这就更奇怪了。要知道,作为一般老百姓阶层的“其他任何单位”是不允许接触或者了解“国办密函”级别的文件内容的,那么如何要求他们遵循其中的规定呢?
这让我想起另外两件事情:
1、2004年,我曾受邀参加国内的CEO/CIO年会。在其电子政务分会场的讨论中,某来自国务院办公厅的人士曾坦言:目前国内政府文件的涉密范围太大,动不动就把文件定为涉密,随之配套的系列网络安全措施也就都要跟上;其结果不仅是成本大增,更关键的是让本应发挥作用的政府公文因为涉密就被“物理隔离”地“束之高阁”,只有少数的官员能够接触到,更谈何政务公开?
这里还有一篇2005年凤凰周刊的报道供参考:
大陆将为国家秘密重设底线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943808999849984/20050623/572772.shtml
2、与此相反,就在各级政府部门看似大抓安全保密工作的同时,某些本应是秘密甚至是机密的信息却经常可以在互联网上被搜索到。比如,政府部门所选信息产品的具体型号和网络拓扑结构就是那些网络集成商们甚至是政府部门自身喜欢“自曝”的内容之一。公布网络拓扑甚至是IP地址规划有助于宣传业绩或政绩吗?我不知道。
以下是随意搜索到的几个例子(恕不列举过于敏感的内容)
先创数字广东公安接入网
http://www.e-gov.org.cn/jiejuefangan/jiejuefangan/hangyexinxihua/200603/19375.html
关于加快全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通知
http://www.rizhao.gov.cn/zcfg/show_file.asp?type=rzbz&id=71
石家庄市政府无线城域办公网络应用案例
http://www.ccw.com.cn/cio/solution/htm2005/20050508_11L8L.asp
可以看出,正是很多政府网站自身在涉嫌泄密,不是吗?
纪录一届政府 《中国政府机构名录》开始征订
http://medianet.qianlong.com/7692/2005/05/27/33@2652518.htm
其中提到:“国务院办公厅发的:国办密函[1991]44号的通知,规定其他任何单位均不得从事《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的征集出版工作。作为国家唯一权威版本的《中国政府机构名录》自1991年在海内外发行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和对外宣传效果”。
请注意上文中的“国办密函”字样。
1、既然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密函,怎能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将其内容公布在互联网上呢?不过还好,目前在Google上能够搜索到的涉及“国办密函”实际内容的链接只有这一个。
2、话又说回来,如果这密函通知的内容属实,即规定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得从事某项工作,这就更奇怪了。要知道,作为一般老百姓阶层的“其他任何单位”是不允许接触或者了解“国办密函”级别的文件内容的,那么如何要求他们遵循其中的规定呢?
这让我想起另外两件事情:
1、2004年,我曾受邀参加国内的CEO/CIO年会。在其电子政务分会场的讨论中,某来自国务院办公厅的人士曾坦言:目前国内政府文件的涉密范围太大,动不动就把文件定为涉密,随之配套的系列网络安全措施也就都要跟上;其结果不仅是成本大增,更关键的是让本应发挥作用的政府公文因为涉密就被“物理隔离”地“束之高阁”,只有少数的官员能够接触到,更谈何政务公开?
这里还有一篇2005年凤凰周刊的报道供参考:
大陆将为国家秘密重设底线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943808999849984/20050623/572772.shtml
2、与此相反,就在各级政府部门看似大抓安全保密工作的同时,某些本应是秘密甚至是机密的信息却经常可以在互联网上被搜索到。比如,政府部门所选信息产品的具体型号和网络拓扑结构就是那些网络集成商们甚至是政府部门自身喜欢“自曝”的内容之一。公布网络拓扑甚至是IP地址规划有助于宣传业绩或政绩吗?我不知道。
以下是随意搜索到的几个例子(恕不列举过于敏感的内容)
先创数字广东公安接入网
http://www.e-gov.org.cn/jiejuefangan/jiejuefangan/hangyexinxihua/200603/19375.html
关于加快全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通知
http://www.rizhao.gov.cn/zcfg/show_file.asp?type=rzbz&id=71
石家庄市政府无线城域办公网络应用案例
http://www.ccw.com.cn/cio/solution/htm2005/20050508_11L8L.asp
可以看出,正是很多政府网站自身在涉嫌泄密,不是吗?
2006年3月15日星期三
对于中国软件产业的看法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Bing Bao
Date: Mar 14, 2006 3:24 PM
Subject: 对于中国软件产业目前形势的一些看法
To: SCSC
诸位同仁好,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想我不得不抨击一下国内舆论界以至多数从业者至今被误导的这个论点,即所谓:自从国外软件巨头进入中国软件市场,我国软件产业就一直被其排挤和左右,从而导致萎靡不振,甚至被逼入绝境。这个观点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是根本错误的,甚至不能作为间接原因,最多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然而,这个错误观点目前却被众多国人所接受,并由此产生了几种不同心态:
一、中国软件产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人不适合发展以软件为基础的高科技的,进而认为中国文化也成了导致国产软件不能产品化和商业化的原因,甚至许多从业者也因此退出而另谋高就。例如,某经济学家就在其电视专栏中宣称中国文化不适合搞高科技,某国产汉字系统的创始人也转行从事网络游戏。
二、既然是国外软件巨头们把中国软件产业逼入绝境,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各种手段予以打压和反击。比如,政府要制定限制国外软件企业在华经营的政策,使其降低甚至失去本地的竞争优势,同时辅以国产软件企业的优惠政策,从而期望振兴软件产业。政府目前对于国产Linux、中间件和ERP类软件投入巨资扶植的政策可以算是此心态的具体表现。再比如,微软、Google等巨头的市场行动经常受到中国媒体(包括官方媒体、专业媒体、博客和网民评论等)的广泛关注,舆论往往导向于抨击他们打压中国软件产业的行径,这可算是来自民间的自发抗击。
三、既然国外软件巨头如此盘踞中国软件市场,那么我们就要以盗版为手段反击,使其在华遭受巨大损失,甚至期望他们可以退出中国市场。这个心态也成了国人堂而皇之广泛使用盗版软件的心理安慰,虽然其经济能力是无法购买正版软件的主要原因。政府部门看来也是基于民间的心态对打击盗版软件的工作始终是(政策、行动的)一手硬、一手软,更多的精力似乎是去打击盗版的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物。这也因此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中国在知识产权特别是软件侵权问题上的强烈不满,美国国务卿莱斯近日在澳洲就以此事为借口之一,与澳州、日本等国商讨如何围剿中国。
四、既然无法在商品化软件方面与国外巨头竞争,那么就从事特定行业的应用软件开发,使软件企业依附于这些行业,也期望这些行业能依附于这些软件企业,以保证长期的利润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行业,这些行业中的企业(软件企业的客户)大多都是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掌握着大量的资金用于投入企业再生产,这些都是国家的钱!事实上,自从八十年中期我国开始计算机应用以来,主要就是这些产业启动了中国软件产业并拉动需求一直维系其生存,包括:石油、化工、电力、铁路、交通、银行、税务、保险、海关、医疗卫生、通讯(固定和移动)等,近年来的政府信息化工作,以电子政务为名,拉动了软件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就是说,是国家养活了我们的软件产业。而且,我们还要看到,这些市场和商机同时也被那些国外软件巨头所觊觎,因为我们的应用软件离不开他们的系统软件和中间件的支撑,至少现在如此。
五、就是上述的那种依赖心理,以及尽快收回投资的压力,多多少少地致使中国软件企业更关注的是功能,而不是质量;更关注满足客户的当前需求并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是所服务行业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软件产品质量低下,缺乏测试,忽视标准,过程管理形式化等问题日益严重,更促使自身缺乏与国际正规军的竞争实力。中国的企业客户也是受到软件不值钱的意识的影响,很难理解软件开发所需要的高投入;由于得不到合理的回报,软件企业往往简化和放弃许多质量要求。
结果如何呢?如果那个错误的论点真是中国软件产业的症结,而我们又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去解决,为什么时至今日中国软件产业依然是一根鸡肋呢?因为,那不是根本原因。
我认为,中国软件产业裹足不前甚至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是法制不健全,由此导致盗版横行,也因此无法使国人从根本上树立良好和健康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无以自拔。如果,谁都不愿为自己所用的软件结账,那么谁来为中国的软件产业结账呢?
由于时间原因,我无法在邮件中系统地论述这个问题的前因后果,也不去谈打击盗版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大道理,仅在此提出这个观点,并辅以一些事例说明之。
一、知识产权法制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力,导致人们无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有10万元现金放在那里,可能路人最初不敢动;可是当有人窃为己有却不遭任何惩罚或谴责后呢,人们会认为我不去拿(偷)就反会让自己吃亏,最终导致:傻子才不去拿(偷)。这一点表现在我国软件相关行业中时,就成了如果不用盗版软件,就会丧失竞争优势。这种听似荒唐的论点,也成了盗版有理的理论基础。
二、使用盗版是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毒害的,这导致人的价值观的错位。有人说,盗版使用国外的软件,是为了在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国外的软件企业遭受损失,是在支持国产软件。这纯粹是谬论,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真正购买过国产的正版软件!尽管国产软件的价格要便宜得多。这种荒谬的观点,促使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国外软件的事实占有率越来越高,虽然其中的正版率并不高。
三、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目前国外的软件产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事实上的统治地位。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越来越离不开MS的操作系统、Oracle的数据库、BEA的中间件和MS的办公套件,这意味着我们会培养越来越多这个平台上的开发人员,这意味着会有更多基于这些平台的应用软件出现,这更意味着恰恰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脖子架在别人设计好的绳索上。
四、有人会说,无所谓,反正我们用的是盗版,反正他们得不到利润回报。事实是这样吗?不是的,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签的单付帐。目前,这些国外的巨头似乎没有有效的手段收回自己的投资(在华投资和盗版损失),但他们依然挤破头般地盘据中国市场。比如,盖茨和鲍尔默每年都会访问中国。他们傻吗?不是的,他们太聪明了!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一环,虽然我们目前经常不按国际套路出牌,但早晚会的,不得不会的。根据中国签署的WTO时间表,中国将在未来既定的时间内不断开放国内各个行业甚至是命脉行业的市场,届时将不得不用国际共同规则行事。到那时,微软、Oracle等巨头以及他们的政府会用我们难以面对的法律武器和经济手段来合理、合法地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账单,也许我们那个时候面临将是彻底缴械或灭顶之灾。我们非要见到南墙才回头,见到棺材才落泪吗?
五、有人说,国外的软件功能强大,国产软件不好用;反正可以盗版用国外的软件,不如直接用盗版。这种态度不仅导致了上述的隐患,而且使国产软件丧失地盘和地位,甚至连一个竞争的机会也没有得到!所以,盗版不仅没有打击国外软件企业,更没有拯救国产软件企业,反而甚至是在扼杀他们,让中国的软件产业岌岌可危。另外,国产软件就真的那么不好用吗?我刚刚升级到Office 2003(当然是正版的)的时候,为了了解国产软件与其的差距,曾经专门去济南市山大路科技一条街买过WPS 2003。其正版的售价是令人震撼的低,10元人民币!我甚至最初疑惑包装内是否仅是演示版或宣传材料,然而安装后才意识到那是不折不扣的完整版,包括字处理、电子报表、讲稿演示以及众多附件和模版。金山人如此的勇气和付出,让我肃然起敬。客观地说,WPS 2003是优秀的,尤其是性能和兼容性。虽然其整体功能和规格的确不如Office 2003,甚至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满足目前国内办公的一般要求是富富有余的。试问,在国内,有多少人日常工作需要基于Office的VBA、COM、生硬的智能帮助或Microsoft Shared文件夹下那一堆豪华的东西?WPS 2003已经完全够用了!可是,还是没有人用啊!
六、只要是盗版依然泛滥,就不可能让国产的软件有良好的机会和生存环境,就算被盗用的全是国外的软件。既然都是盗版,反正不花钱,傻子也知道装最好的。其结果就是:有XP Professional,就不会装XP Home;有 SQL 2005企业版,就不会装SQL 2005标准版,更不会装免费的MSDE或者MySQL;当然,有Office 2003,就不会装WPS 2003。没有人使用,没有人宣传,没有人去买,WPS 2003和其他国产软件一样都打入冷宫,成了过眼云烟,只好聊以自慰地说:辉煌只属于记忆。
七、如果我们但凡有一点儿正版的意识,谁都知道国产软件的性价比最好,那么国产软件就会有竞争机会和生存的空间。WPS 2003既然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办公需求,而且更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我们为什么非要盗版用Office 2003呢?为什么不可以买WPS呢?其购买成本是一般单位都可以承担的,关键是我们没有这样健康意识。然而,退一万步说,就算用盗版,也要用国产软件的盗版。正如比尔盖茨1998年谈到中国软件盗版问题时曾说,我知道他们都在偷,与其偷别人的,不如让他们偷我们的。我还需要再解释一下他谈话背后的用意吗?
八、有人还会说,国外也有盗版的,很多人在家里使用盗版软件。是的,以美国为例,30%的盗版率主要是个人用户。但是,请不要忘记,另外的70%的企业和商业用户已经足以支持和维护美国的软件企业的健康发展,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去研发新的软件产品以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给自己带来更多丰厚的利润。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法律,对于软件盗版有着严厉的惩罚措施,社会舆论也鄙视那些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从而使企业根本不希望因此而失去在市场上的诚信和可能的经济惩罚。那是一个基本健康的生态链。
九、由于使用盗版软件,中国的多数软件企业上都游离在正常的软件产业生态链之外。他们不能得到来自国外平台软件供应商的良好支持,不知道充分综合和有效地利用各种软件技术和手段,也不知道如何规范地管理开发队伍,更不知道如何真正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就是说,不知道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把自身融入到健康生态链中,并成为其中有特色和活跃的一环。多数中国的软件企业依然是手工作坊般用着盗版软件开发着问题百出的应用软件,依旧重复着上个世纪的故事,却不知道今天国外的软件产业已经进化到何种程度。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十、中国政府虽然已先后投入巨资积极支持国产Linux、中间件等软件的开发,但事实上收效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也可以归咎到盗版问题,因为盗版现象的泛滥,人们可以使用免费的平台,且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产品信息、现有应用、开发人员、用户普及度),没有人愿意主动迁移。另外,由于缺乏应用软件的广泛支持和最终用户的积极的配合,单单解决系统后台的国产化问题和相关技术问题无法使国产Linux、中间件等软件形成气候。这需要的是市场的引导和开发。大家都说微软的Windows的问题百出,但是它始终兼容和适应应用的要求,最终它占领了市场,就是这个道理。
狼来了,这未必是件坏事。群起而攻之或者树倒猢狲散,我看都不是上策。与狼共舞,以狼制狼,也许才是真正的上策。
我并不是在教条地指责软件盗版,推崇正版,而不考虑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企业和最终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我只是希望大家能更多地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融入到这个身在其中的产业中。我也希望,作为软件从业者,我们中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力求从自身做起,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和健康积极的心态。
有些观点可以参考我以前的讲稿:《软件正版化和许可证管理策略》
另外,对于上封邮件中提到的印度问题,我想提醒的是,印度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内需,几乎都是利用自身的人才和管理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外包项目。这和中国国内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祝好,
兵
-----Original Message-----
From: Pan Jing-shan
Sent: Monday, March 13, 2006 23:14
To: SCSC
Subject: 软件:辉煌只属于记忆(摘自科技日报)
软件:辉煌只属于记忆
可能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用WPS了,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作为我国第一款字处理软件,WPS的诞生宣告了纸质办公时代的结束。从1988年到1995年的7年间,WPS凭借技术的领先横扫大江南北,每台电脑几乎都安装了WPS,WPS也几乎成了电脑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微软进入中国,WPS的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1995年,凭借着操作系统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以及市场运作等优势,微软Office迅速普及,并很快取代了WPS的地位。从此以后,WPS和国产软件一起被逼入绝境。
易观国际发布的产业报告证明了这一点,一份名为《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软件市场监测》报告称,按市场份额计算,微软、IBM、Oracle分别以 25.3%、20.1%和9.5%占据中国软件市场前三名。而排名最高的本土软件厂商用友只占2.43%的市场份额。中国的软件公司年销售额超过几亿美元的不足几家,而印度最大的软件企业TATA一年的销售额就是12亿美元。
From: Bing Bao
Date: Mar 14, 2006 3:24 PM
Subject: 对于中国软件产业目前形势的一些看法
To: SCSC
诸位同仁好,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想我不得不抨击一下国内舆论界以至多数从业者至今被误导的这个论点,即所谓:自从国外软件巨头进入中国软件市场,我国软件产业就一直被其排挤和左右,从而导致萎靡不振,甚至被逼入绝境。这个观点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是根本错误的,甚至不能作为间接原因,最多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然而,这个错误观点目前却被众多国人所接受,并由此产生了几种不同心态:
一、中国软件产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人不适合发展以软件为基础的高科技的,进而认为中国文化也成了导致国产软件不能产品化和商业化的原因,甚至许多从业者也因此退出而另谋高就。例如,某经济学家就在其电视专栏中宣称中国文化不适合搞高科技,某国产汉字系统的创始人也转行从事网络游戏。
二、既然是国外软件巨头们把中国软件产业逼入绝境,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各种手段予以打压和反击。比如,政府要制定限制国外软件企业在华经营的政策,使其降低甚至失去本地的竞争优势,同时辅以国产软件企业的优惠政策,从而期望振兴软件产业。政府目前对于国产Linux、中间件和ERP类软件投入巨资扶植的政策可以算是此心态的具体表现。再比如,微软、Google等巨头的市场行动经常受到中国媒体(包括官方媒体、专业媒体、博客和网民评论等)的广泛关注,舆论往往导向于抨击他们打压中国软件产业的行径,这可算是来自民间的自发抗击。
三、既然国外软件巨头如此盘踞中国软件市场,那么我们就要以盗版为手段反击,使其在华遭受巨大损失,甚至期望他们可以退出中国市场。这个心态也成了国人堂而皇之广泛使用盗版软件的心理安慰,虽然其经济能力是无法购买正版软件的主要原因。政府部门看来也是基于民间的心态对打击盗版软件的工作始终是(政策、行动的)一手硬、一手软,更多的精力似乎是去打击盗版的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物。这也因此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中国在知识产权特别是软件侵权问题上的强烈不满,美国国务卿莱斯近日在澳洲就以此事为借口之一,与澳州、日本等国商讨如何围剿中国。
四、既然无法在商品化软件方面与国外巨头竞争,那么就从事特定行业的应用软件开发,使软件企业依附于这些行业,也期望这些行业能依附于这些软件企业,以保证长期的利润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行业,这些行业中的企业(软件企业的客户)大多都是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掌握着大量的资金用于投入企业再生产,这些都是国家的钱!事实上,自从八十年中期我国开始计算机应用以来,主要就是这些产业启动了中国软件产业并拉动需求一直维系其生存,包括:石油、化工、电力、铁路、交通、银行、税务、保险、海关、医疗卫生、通讯(固定和移动)等,近年来的政府信息化工作,以电子政务为名,拉动了软件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就是说,是国家养活了我们的软件产业。而且,我们还要看到,这些市场和商机同时也被那些国外软件巨头所觊觎,因为我们的应用软件离不开他们的系统软件和中间件的支撑,至少现在如此。
五、就是上述的那种依赖心理,以及尽快收回投资的压力,多多少少地致使中国软件企业更关注的是功能,而不是质量;更关注满足客户的当前需求并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是所服务行业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软件产品质量低下,缺乏测试,忽视标准,过程管理形式化等问题日益严重,更促使自身缺乏与国际正规军的竞争实力。中国的企业客户也是受到软件不值钱的意识的影响,很难理解软件开发所需要的高投入;由于得不到合理的回报,软件企业往往简化和放弃许多质量要求。
结果如何呢?如果那个错误的论点真是中国软件产业的症结,而我们又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去解决,为什么时至今日中国软件产业依然是一根鸡肋呢?因为,那不是根本原因。
我认为,中国软件产业裹足不前甚至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是法制不健全,由此导致盗版横行,也因此无法使国人从根本上树立良好和健康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无以自拔。如果,谁都不愿为自己所用的软件结账,那么谁来为中国的软件产业结账呢?
由于时间原因,我无法在邮件中系统地论述这个问题的前因后果,也不去谈打击盗版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大道理,仅在此提出这个观点,并辅以一些事例说明之。
一、知识产权法制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力,导致人们无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有10万元现金放在那里,可能路人最初不敢动;可是当有人窃为己有却不遭任何惩罚或谴责后呢,人们会认为我不去拿(偷)就反会让自己吃亏,最终导致:傻子才不去拿(偷)。这一点表现在我国软件相关行业中时,就成了如果不用盗版软件,就会丧失竞争优势。这种听似荒唐的论点,也成了盗版有理的理论基础。
二、使用盗版是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毒害的,这导致人的价值观的错位。有人说,盗版使用国外的软件,是为了在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国外的软件企业遭受损失,是在支持国产软件。这纯粹是谬论,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真正购买过国产的正版软件!尽管国产软件的价格要便宜得多。这种荒谬的观点,促使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国外软件的事实占有率越来越高,虽然其中的正版率并不高。
三、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目前国外的软件产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事实上的统治地位。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越来越离不开MS的操作系统、Oracle的数据库、BEA的中间件和MS的办公套件,这意味着我们会培养越来越多这个平台上的开发人员,这意味着会有更多基于这些平台的应用软件出现,这更意味着恰恰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脖子架在别人设计好的绳索上。
四、有人会说,无所谓,反正我们用的是盗版,反正他们得不到利润回报。事实是这样吗?不是的,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签的单付帐。目前,这些国外的巨头似乎没有有效的手段收回自己的投资(在华投资和盗版损失),但他们依然挤破头般地盘据中国市场。比如,盖茨和鲍尔默每年都会访问中国。他们傻吗?不是的,他们太聪明了!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一环,虽然我们目前经常不按国际套路出牌,但早晚会的,不得不会的。根据中国签署的WTO时间表,中国将在未来既定的时间内不断开放国内各个行业甚至是命脉行业的市场,届时将不得不用国际共同规则行事。到那时,微软、Oracle等巨头以及他们的政府会用我们难以面对的法律武器和经济手段来合理、合法地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账单,也许我们那个时候面临将是彻底缴械或灭顶之灾。我们非要见到南墙才回头,见到棺材才落泪吗?
五、有人说,国外的软件功能强大,国产软件不好用;反正可以盗版用国外的软件,不如直接用盗版。这种态度不仅导致了上述的隐患,而且使国产软件丧失地盘和地位,甚至连一个竞争的机会也没有得到!所以,盗版不仅没有打击国外软件企业,更没有拯救国产软件企业,反而甚至是在扼杀他们,让中国的软件产业岌岌可危。另外,国产软件就真的那么不好用吗?我刚刚升级到Office 2003(当然是正版的)的时候,为了了解国产软件与其的差距,曾经专门去济南市山大路科技一条街买过WPS 2003。其正版的售价是令人震撼的低,10元人民币!我甚至最初疑惑包装内是否仅是演示版或宣传材料,然而安装后才意识到那是不折不扣的完整版,包括字处理、电子报表、讲稿演示以及众多附件和模版。金山人如此的勇气和付出,让我肃然起敬。客观地说,WPS 2003是优秀的,尤其是性能和兼容性。虽然其整体功能和规格的确不如Office 2003,甚至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满足目前国内办公的一般要求是富富有余的。试问,在国内,有多少人日常工作需要基于Office的VBA、COM、生硬的智能帮助或Microsoft Shared文件夹下那一堆豪华的东西?WPS 2003已经完全够用了!可是,还是没有人用啊!
六、只要是盗版依然泛滥,就不可能让国产的软件有良好的机会和生存环境,就算被盗用的全是国外的软件。既然都是盗版,反正不花钱,傻子也知道装最好的。其结果就是:有XP Professional,就不会装XP Home;有 SQL 2005企业版,就不会装SQL 2005标准版,更不会装免费的MSDE或者MySQL;当然,有Office 2003,就不会装WPS 2003。没有人使用,没有人宣传,没有人去买,WPS 2003和其他国产软件一样都打入冷宫,成了过眼云烟,只好聊以自慰地说:辉煌只属于记忆。
七、如果我们但凡有一点儿正版的意识,谁都知道国产软件的性价比最好,那么国产软件就会有竞争机会和生存的空间。WPS 2003既然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办公需求,而且更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我们为什么非要盗版用Office 2003呢?为什么不可以买WPS呢?其购买成本是一般单位都可以承担的,关键是我们没有这样健康意识。然而,退一万步说,就算用盗版,也要用国产软件的盗版。正如比尔盖茨1998年谈到中国软件盗版问题时曾说,我知道他们都在偷,与其偷别人的,不如让他们偷我们的。我还需要再解释一下他谈话背后的用意吗?
八、有人还会说,国外也有盗版的,很多人在家里使用盗版软件。是的,以美国为例,30%的盗版率主要是个人用户。但是,请不要忘记,另外的70%的企业和商业用户已经足以支持和维护美国的软件企业的健康发展,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去研发新的软件产品以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给自己带来更多丰厚的利润。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法律,对于软件盗版有着严厉的惩罚措施,社会舆论也鄙视那些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从而使企业根本不希望因此而失去在市场上的诚信和可能的经济惩罚。那是一个基本健康的生态链。
九、由于使用盗版软件,中国的多数软件企业上都游离在正常的软件产业生态链之外。他们不能得到来自国外平台软件供应商的良好支持,不知道充分综合和有效地利用各种软件技术和手段,也不知道如何规范地管理开发队伍,更不知道如何真正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就是说,不知道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把自身融入到健康生态链中,并成为其中有特色和活跃的一环。多数中国的软件企业依然是手工作坊般用着盗版软件开发着问题百出的应用软件,依旧重复着上个世纪的故事,却不知道今天国外的软件产业已经进化到何种程度。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十、中国政府虽然已先后投入巨资积极支持国产Linux、中间件等软件的开发,但事实上收效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也可以归咎到盗版问题,因为盗版现象的泛滥,人们可以使用免费的平台,且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产品信息、现有应用、开发人员、用户普及度),没有人愿意主动迁移。另外,由于缺乏应用软件的广泛支持和最终用户的积极的配合,单单解决系统后台的国产化问题和相关技术问题无法使国产Linux、中间件等软件形成气候。这需要的是市场的引导和开发。大家都说微软的Windows的问题百出,但是它始终兼容和适应应用的要求,最终它占领了市场,就是这个道理。
狼来了,这未必是件坏事。群起而攻之或者树倒猢狲散,我看都不是上策。与狼共舞,以狼制狼,也许才是真正的上策。
我并不是在教条地指责软件盗版,推崇正版,而不考虑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企业和最终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我只是希望大家能更多地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融入到这个身在其中的产业中。我也希望,作为软件从业者,我们中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力求从自身做起,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和健康积极的心态。
有些观点可以参考我以前的讲稿:《软件正版化和许可证管理策略》
另外,对于上封邮件中提到的印度问题,我想提醒的是,印度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内需,几乎都是利用自身的人才和管理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外包项目。这和中国国内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祝好,
兵
-----Original Message-----
From: Pan Jing-shan
Sent: Monday, March 13, 2006 23:14
To: SCSC
Subject: 软件:辉煌只属于记忆(摘自科技日报)
软件:辉煌只属于记忆
可能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用WPS了,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作为我国第一款字处理软件,WPS的诞生宣告了纸质办公时代的结束。从1988年到1995年的7年间,WPS凭借技术的领先横扫大江南北,每台电脑几乎都安装了WPS,WPS也几乎成了电脑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微软进入中国,WPS的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1995年,凭借着操作系统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以及市场运作等优势,微软Office迅速普及,并很快取代了WPS的地位。从此以后,WPS和国产软件一起被逼入绝境。
易观国际发布的产业报告证明了这一点,一份名为《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软件市场监测》报告称,按市场份额计算,微软、IBM、Oracle分别以 25.3%、20.1%和9.5%占据中国软件市场前三名。而排名最高的本土软件厂商用友只占2.43%的市场份额。中国的软件公司年销售额超过几亿美元的不足几家,而印度最大的软件企业TATA一年的销售额就是12亿美元。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