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8日星期四

老板论请假

哈哈!

"So you want a day off. Let's take a look at exactly what you are asking for.

There are 365 days per year available for work. There are 52 weeks per year in which you already have two days off per week leaving 261 days available for work. Since you spend 16 hours per day away from work, you have used up 170 days, leaving only 91 days available. You spend 30 minutes each day on coffee break that accounts for 23 days each year, leaving only 68 days available. With a 1-hour lunch period each day, you have used up another 46 days, leaving only 22 days available for work.

You normally spend two days per year on sick leave; this leaves you only 20 days available for work. We offer 5 holidays per year, so your available working time is down to 15 days. We generously give you 14 days vacation per year which leaves you only 1 day available for work. And I'll be darned if you are going to take that day off !!!"


(以上原文出自Day Off

"你想请一天假,看看你在向公司要求什么?

一年有365天你可以工作。但一年52个星期,你已经每星期休息2天,这样剩下261天工作。你每天有16小时不在工作,去掉170天,剩下91天。每天你有30分在喝咖啡,加起来每年23天,还剩下68天。你每天吃午饭需要1小时,这又用掉46天,所以还有22天可以工作。

通常你每年请2天病假,那你能工作的时间只有20天。每年有5个节假日,所以你的工作时间就剩下15天了。每年公司慷慨给你14天假期,这样算下来你就工作1天,而你他妈的要请这一天假?!"

2006年11月9日星期四

大饼卷小葱

晚上又饿了,也许是在写 essay 的缘故。懒得再做,想起了前两天买的大饼和小葱。

从冰箱里取出黎巴嫩面饼(Lebanese Bakery)在微波炉里转了一下,再将澳洲自产新鲜小葱冲净并切成段儿,平摊在饼中间,上面再抹上香港李锦记海鲜酱(Hoisin Sauce),卷将起来,就做成了国际版的山东名吃:大饼卷小葱!前后仅需一分半钟!

佐餐的饮料是冰镇的美国可口可乐

好吃!爽!

赶明儿要是想开店,我就打个独一无二的招牌:

全球最快的快餐 - 国际大饼
The Fastest Food - International SOLB (Spring Onions + Lebanese Bakery) w/Coca

:-D

2006年10月21日星期六

锦涛·书信·漫画

HJT最近听说了《新快报》曾经发表胡锦涛漫画的事儿,随即好奇地上网搜索那幅据说已经导致作者反省的大作,没想到是不仅看到了“热泪盈眶”的“锦涛哥”,还发现了他亲笔信的照片,不过不是那封给教授女儿的回信,而是他二十多年前写给贵州大学的大学生们的。

先说说胡锦涛的漫画。这幅名为“总书记的热泪为谁而流”的漫画是与相应的文字报道一起于9月11日发表的,其主题就是最近被广泛宣传的胡锦涛给北京大学英年早逝的孟二冬教授的女儿孟菲的回信。然而,这幅本意体现新一届领导体恤民情的不俗作品却在国内被禁,实在难以理解。曾发布该漫画的广州金羊网已删除了以上漫画的链接;该漫画的作者-广州漫画人邝飙(自称“骠戈”)的个人网站上更不见此大作的踪影,倒是能找到朱镕基的漫画形象。看来,“在任”和“卸任”、“老大”和“老二”的差别还是蛮大的,呵呵。

关于这次体现胡锦涛亲民的专题宣传,政府部门造势,教育界关注,媒体跟进,老百姓关心,倒也无可厚非。然而,要是提高到“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的高度,似乎就有点儿矫情了。甭管多大的事儿,即使是某领导人之常情的言行,也要提高到政治的高度认识,这似乎属于文革遗风,尚未肃清。

另外,为什么领导们的意见(无论口头或文字的)总是要大家特别地学习和理解,甚至放下工作组织座谈会和培训班去专门学习呢?为什么领导们的话就这么难懂呢?中国的老百姓就这么笨吗?为什么中国的领导们就不能直接把话讲得简单点儿、明白点儿呢?美国的布什也三天两头地到处“布道”,可是也没听说美国人民得紧跟着开会学习“小布精神”的。开会骂布什的倒是有,呵呵。

再说说胡锦涛的亲笔信。从信的内容可以看出,此信写于1985年的11月28日,胡锦涛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85年11月2日,他曾视察贵州大学校园,并于当晚参加了贵大85级应用数学班的主题班会。期间,胡建议班会的主题增加“勤奋”两字,并称“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作为你们班的名誉班员”。这就是以下这封亲笔信中胡提及“我既然成为你们集体中的一员”的来历。



从这封三页纸的回信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一提的地方:

1、胡的毛笔字不错。笔体虽然没有毛泽东狂草的豪爽,但是比胡其他前任们的字要拿得出手;和蒋介石宋美龄的字也有些相似,能有一拼。

2、此信性质是官方还是私人的,值得商榷。从胡在信里所表达的初衷和他与大学生们的关系看,此信应属非官方信函。这也不是一封私人信件,信首的称呼表明了这至少是一封公开信。然而,信纸的抬头上赫然印着“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用笺”,再加上信中宣教式的措辞,让人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封个人名义下的官方信函。

3、胡在信中用了三种“文字”:官方的简化字、传统的繁体字和现已废除的“二简字”(第二代简化字,当时尚未正式废除),从中可以看出胡所经历的年代

2006年10月4日星期三

悉尼大娘水饺

DANIANG今晚"逮"了一顿水饺。俗话说得好啊,"好吃不如饺子"嘛!

傍晚本要乘252路在Wynyad下车的,结果一不留神坐到了终点站QVB,下车的时候已经饥肠辘辘了。既然如此,索性吃饱了再走,就想到了上次想吃没吃成的"大娘"水饺。穿大街,走小巷,沿George街,奔Liverpool街,再转Dixon街,这才到了Chinatown北头的"大娘"水饺店。此时,我已饿得生吃水饺的心都有了。

直奔前台,横扫了一下墙上挂着的品种和价格,蛮丰富的嘛!水饺是按盘卖的,一盘12个或18个,价格从7澳元到12澳元不等。打听了一下,说18个折合三两左右。心想,俺一个人半斤左右应该够了,那就来两盘吧!开点:羊肉大葱,没了;肉三鲜,也没了。有点儿郁闷。那有啥?说除了素的,肉的只剩下猪肉白菜、猪肉芹菜和纯牛肉丸的了。那就猪肉白菜和纯牛肉丸的各一盘,18个的!

得先交钱。账付了,给了俺一个醒木样的东西,上面有编号,自个儿找了个临街的大窗户旁坐下,可以边吃边看景儿。环顾四周,顾客不是很多,也就四、五桌的样子,几乎都是华人,只有一个老外。不过,也许在老外眼里,俺才是真正的"老外",呵呵。正到处瞅的时候,邻桌的"醒木"醒了,自个儿哆嗦起来,邻座的客人拿着这个抽筋儿"醒木"到取餐处拿他的水饺。哦,这玩意儿是干这个的!还是无线的呢,蛮"高科技"的嘛,呵呵。

没等多久,我的"醒木"也抽筋儿了。终于抽筋儿了!它再不抽,俺也许就该抽筋儿了,呵呵。俺兴高采烈地用这个哆嗦着的"筹码"换回了俺的36个据称是半斤多的手工水饺。

我先生吞活剥了几个,又细嚼慢咽了几个,再沾着醋慢慢品尝了几个,的确不错!口味和国内的没有什么区别,是我来澳州后吃得最地道的水饺了。胃口大开啊……,一条眼儿都发绿了的饿狼也顾不上看街景了,一个一个又一个地"逮"了起来。

三下五除二,眼看着两盘儿饺子就快被消灭干净了。奇怪,咋没觉着饱呢?两盘儿水饺就这么下去了,一点儿没咋地!肚子还是一个字儿啊,饿!不行,再咋着也得吃饱啊!我起身来又来到前台,再来一盘儿!猪肉芹菜,18个一盘的。然后俺拎着另一个"无线哆嗦器"回到了座位,消灭了剩余几个水饺后,开始引颈企盼这第三盘水饺。

还好,也许是没有多少客人的缘故,第三盘水饺没多久就被"哆嗦"出来了。俺用与前两盘同样的"规格"招待了这第三盘。而前台的服务员们也似乎开始有意无意地观望我了,呵呵。

这第三盘还是不经吃啊!七口八口,盘子里的水饺已经一个巴掌可以数得过来了。这前后据称九两的水饺下肚儿后,俺咋还觉着饿呢?是俺有问题,还是"大娘"有问题啊?我不会已经修炼成饿鬼了吧?!我中午可是吃了二个煎蛋、三根香肠、五片烤肉和若干小饼呢。也许,是下午我在数据中心机房的服务器前站了两个小时后,把中午的饭食儿都给顺溜儿干净了?

我有心再来两盘儿,可是感觉要是再吃就有可能被围观了,作罢。一人独吞"一斤半"水饺,呵呵,至少俺以前没这么能吃过。算了,不吃了,虽然我只感觉有个2/3饱,连个饱嗝儿都没打成……,郁闷。

不过,这水饺的"味道好极了"。

水饺,"大娘"的,好吃!

下次,俺得自己要上五盘羊肉大葱的Takeaway。回家吃,"不就饼"!:-))

2006年9月12日星期二

漫游悉尼中国城

Chinatown今天下午去了一趟 City,看看市场上有没有我要的 Nokia 5500

途中经过中国城,看到一些熟悉的中国店铺,如北京的同仁堂、内蒙古的小肥羊和无锡的大娘水饺。这些牌子在济南也很市场,所以能在悉尼看到感到特别亲切。今天因为赶时间,没有品尝一下大娘的手艺,找时间一定得去尝尝还是不是国内的味道。还有一些其它熟悉的标志,如中国邮政、中国农业银行等也都随处可见。

右图是中国城的街道一景。以下两张照片是位于悉尼中国城和达令港之间的中国花园一角。其中,第二张远处的高塔就是著名的悉尼塔。


靠近悉尼达令港的中国花园
Canon IXUS 50, F/5.6, 1/500秒, ISO 50, 2006年9月12日15:02分


Canon IXUS 50, F/4.9, 1/320秒, ISO 50, 2006年9月12日15:04分

2006年8月27日星期日

《东方红》曲调的来历

LYY今天偶然搜到一篇文章,称革命歌曲《东方红》的曲调最初来自晋西北民歌《芝麻油》。这是一支“老得要命、土得掉渣”的民间小调,“曾被大西北高原的羊倌和赶驴老汉们哼唱”。抗日期间,陕西农民歌手李有源将此曲重新填词为《移民歌》,成为《东方红》的前身。

据说《芝麻油》的原词是这样的:

“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嘛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哎呀我的三哥哥。”

后来此曲被填了新词,名曰《骑白马》:

“骑白马,挎洋枪,二哥出门儿找姑娘。姑娘坐在绣楼上,呼儿嗨哟,茶饭不进想情郎。”

抗日期间又演变成:

“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我顾不上...”

更多内容参见:http://baobing.mblogger.cn 处。

2006年8月20日星期日

为什么江泽民文选这么难懂?

刚刚发现那竟然几乎是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原句!
既然首先强调的是 "真学",看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 "假学" 问题,这还是蛮客观的嘛,呵呵。

----------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21-Aug-2006 05:12

What such a waste of time and resources with the writing at all levels of the government!

----------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20-Aug-2006 20:02

江苏更力巴,肉麻得淋漓尽致,离谱得超乎想象。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的通知
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6-08/20/content_1371728.htm


不知从现在起全国又得为此降低多少生产效率,吃掉多少公款,付出多少纳税人的血汗去买纸,其中又有多少将合法地转移到老人家的腰包里……

这又岂止是一声叹息?!

----------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20-Aug-2006 18:18

嗨,一声叹息!

----------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19-Aug-2006 20:20

觉得这些语句挺正常的啊,一看你就和我们的劳苦大众有些脱节了
记住:三天不学习 赶不上总书记!!!

----------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19-Aug-2006 18:54
Subject: Why Jiang's words are so difficult to be understood?

LOL!!

"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把一至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花大力气研读原著,做到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努力在学通弄懂上下功夫。"

西安市委关于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通知
http://www.xawb.com/gb/news/2006-08/19/content_955517.htm

2006年8月13日星期日

五味鸡汤

下午,取大块鸡胸脯两个,切为肉块,用葱姜蒜末、盐、生抽和料酒腌制,待明晚炒食。余下大块鸡皮、鸡肋和碎骨,弃之可惜,若炖鸡汤又数量不足,遂突发奇想用下述方法烹制了一锅油渍麻花的五味鸡汤。没成想味道甚佳,晚饭胃口大开。
  1. 将大块鸡皮、鸡肋和碎骨置于锅底
  2. 取土豆一个,洗净,用去皮刀刮掉外皮
  3. 继续用去皮刀将整个土豆削成薄片,覆盖在锅内的鸡皮和鸡骨上
  4. 加入适量盐、少许糖和几粒大料
  5. 加入开水,加锅盖用文火熬至汤沸
  6. 取小番茄三个,用去皮刀刮掉外皮
  7. 继续用去皮刀将番茄肉削入沸腾的汤中
  8. 加盖用文火熬30-40分钟
  9. 待汤内土豆薄片和番茄肉全部化掉后即可享用。
胡乱蒙制的鸡汤,竟然如此美味,实属意外,估计是土豆和西红柿的鲜味儿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不知道曹操当年喝的那碗鸡肋汤有俺的鲜不?:-))

2006年6月14日星期三

悉尼理发记

昨天下午理发,去了朋友推荐的一个位于 Ashfield 的迷你发廊。据说这里平头理得好,而且便宜,六澳元一位。沿街找到 Liverpool 街的东头,终于看到它的中文招牌。挺好,没有客人,坐下就理。以下是我和理发师(简称“理”)的对话:

理:座。
我:好。
理:几号?
我:什么几号?
理:理几号头?
我:?!我……,理个平头,要短的。
理:几号平头?
我:?!我……,不知道啊,有几号?
理:(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有电推子,还有模子若干)看到没?从一号到五号。
我:哦?!这号咋算的?
理:号越小越短。
我:哦……,那就一号吧!
理:哦?一号很短哦!
我:我一直留很短的平头啊,一号应该可以吧?
理:哦……,还是先试试五号吧!长了可以再短,短了就没辙了。
我:那也好。
理:(模子装上,顺手沿我脑门中线贴头皮一把儿就整出一道宽宽的分界线来)如何?
我:(看着镜中自己脑袋两边长草的怪像,又瞅了瞅那能看到头皮的分界线)啊?五号就这么短了?!
理:我说什么来着,你还选一号呢!
我:哦,那就……,就五号吧!哎?五号就已经这么短了,那一号不就得剃光头了?!
理:是嘛!一号就是光头嘛!
我:哦?!(有点儿晕)
理:我没错吧?呵呵。以前有一主儿就不听我劝,结果一推子下去,他就急了,还说女朋友这下吹了!
我:哦?这怕啥?等长出来再找嘛!
理:(三下五除二,我已成了劳改头,其实没有发型,等长的短发贴着头皮)人家可不干呢!瞧,如何?
我:哦?效率蛮高啊!有工具就是不一样嘛!
理:可不!要不只收六块钱?
我:哦?!
理:要是没这个,指望我一点点儿地给你蹭,就这头儿,你跑遍悉尼,六十块钱也拿不下呀!
我:哦?!我在国内,就是这么蹭的,就在我楼下的小店儿,三块钱,人民币啊!
理:敢情!在这里早就赔掉腚了!
我:哦,用这个模子理发,看来不要手艺嘛。这模子你自己做的?买的?
理:买的。卖理发工具的地儿就有。有些人就是自己买着推。
我:(摸了摸发顶)哦?那好啊,我也弄一个去吧。我看,这五号还是长点儿,整个四号儿?
理:可以。(转眼四号模子已经装上,心不在焉地又把我的脑袋蹭了一遍,然后又利索地换了一个模子)
我:(对着镜子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嗯,四号应该是我平时的长度。
理:哦,那你就记住,以后再来,不用说什么样式,直接说四号头就可以了。
我:哦?!
理:准确地说是“顶四边二”。平头嘛,怎么说两边儿也得短点儿不是?边儿上用二号就可以了。
我:哦?还整一日本名儿?好,我记住了。
理:其实,虽然用了工具,手艺还是要的!看这蹭边儿没有?得恰到好处,二号到四号得有过渡才行!
我:哦,那我自己在家里单练还不成了?
理:可不咋的!用工具啊,就是提高一下效率,可是基本功还是要的!瞧!这儿,这儿,还这儿,是吧?
我:哦,那还得来找你?
理:对嘛!
我:好。
理:看看如何?
我:(看了看镜中那个利利索索的老改头)不错!这“平头”的英文咋说?
理:哦……,叫“Crew Cut”!
我:哦?就是机组人员的那个“Crew”?
理:对!开飞机的都理这个头!
我:哦?!
理:齐活儿了!
我:谢了!(看了看表,从座下到再站起来,也就五分钟左右!)
理:别客气!

** 更新 **

鉴于很多关于“悉尼理发”网络搜索都会跳到本页,有必要在此说明一下:上述在 Ashfield 的小店并不是最好的理发去处,只是有段好玩儿的经历而已。根据个人经验,在大悉尼范围内,男士理发最经济实惠的去处应该是 Hurstville 的“888理发”。名儿虽然俗了点了,但是活儿不俗。男士一律五澳元,手艺不错,手脚也利索,甚有口碑。位置就在 Hurstville 火车站 Forest 街出口斜对面的胡同里。

2006年6月11日星期日

济南名校正谊中学

WIKI LOGO今天完全重写了一篇中文维基百科的文章:济南正谊中学

济南私立正谊中学
http://zh.wikipedia.org/wiki/济南正谊中学

济南正谊中学是由知名教育家鞠思敏先生于1913年创建的一所私立学校,也是济南教育史上最早的中学之一,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南岸。该校于1956年改为公立,改称“济南第十七中学”。1984年6月济南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济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85年5月更名为“济南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暨“济南书法艺术专业学校”。1998年4月该校挂牌成立“济南艺术中学”。
……

2006年5月28日星期日

我眼中的悉尼歌剧院

SOH LOGO观看完震撼人心的2006年度国际新闻图片展,我又到楼下的州立图书馆阅读室查阅了几本关于中国和澳洲的综合性地图册,然后我决定就近去感受一下黄昏下的悉尼歌剧院Opera House)。

刚到悉尼的时候,曾经在西侧的 Harbour Bridge、东侧的 Domain 以及北侧的 Port Jackson 水面上欣赏过悉尼歌剧院那闻名世界的风采,但并没有实地去过那里。那时的感觉是,她怎么没有照片中看到那么洁白呢?

谁知,等我实地到了悉尼歌剧院下,摸着她斑驳的水泥柱,看着上面泛黄的瓷砖,我这才意识到这个只有 33 年历史的标志性建筑岂止是不洁白,而且是旧得很!我都有点儿后悔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她,还不如只是远远地望她而心存美好,呵呵。

其实,从开始登上悉尼歌剧院外的阶梯开始,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她的陈旧了。剧院外的阶梯是深色的,质地是很粗的沙砾,边缘已经没有棱角,看来有太多慕名而来的人曾经拾级而上。外墙水泥柱的外皮已经有所脱落,像是牛皮癣发作的样子。剧院玻璃门的样式很过时,外表磨损也很严重,与中国城市城乡结合部常见的茶色铝合金玻璃门无甚差别。剧院侧墙上的大茶色玻璃挂着自上而下积累的灰尘,边缘和角落上是或大或小的蜘蛛网。塑造歌剧院高雅外形的瓷砖已经开始泛出黄色,其工艺水平看起来与中国乡镇企业的瓷砖不相上下。歌剧院贝壳造型的内侧尽是雨水冲刷后留下的污浊痕迹,如同额前苍老的皱纹,很难想象这是一个 33 岁的“青年”应该有的样子。

进入歌剧院,昏暗的灯光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备有电脑的 Box Office 柜台在这样的灯光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国内二星级酒店的前台。抬头可以看到未经粉饰的水泥墙体,虽然可以理解成这是一种风格,但往往给国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毛坯房改装的仓库,里面还常可以看到走线的痕迹。

卫生间里的设施也略显陈旧。但是洗手池的设计独具匠心,波浪式平台不仅看着舒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和卫生。卫生间门把手的镀铜已经有所腐蚀,摸上去有些粗糙的感觉,提醒人们这是一个曾经讲究但是现在失修的剧院。

我在里面的休息处读了一个小时的澳洲版《读者文摘》。等我走出歌剧院时已经天黑了,迎面看到的是灯光下辉映着的港桥。港桥是雄伟的,歌剧院是陈旧的。

不过,这似乎并不影响悉尼歌剧院在澳洲人心目中的地位。她依然是迷人的,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2006世界新闻摄影展

WPP 2006今天是2006年度国际新闻图片展(World Press Photo 2006)悉尼展区的最后一天。我早上10点钟赶到了已多次举办该展的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The State Library of NSW)。此时,展区内已经人头攒聚,一双双神情肃穆的眼睛正注视着展板上那些已被凝固的瞬间。

这样的专业摄影展览我已期待很久了。虽然有些经典的获奖作品早已在杂志或网上看过,但当真正面对大幅面的原作时,我依然为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超群的细节表现力而震撼。对于有些作品,所附的文字说明都已显多余,因为新闻人物的眼神和体态就足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

这些作品记录的几乎都是2005年这个世界上最不堪回首的瞬间,不是贫穷、仇恨和杀戮等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惊恐,就是海啸、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难而产生的绝望。除了某些记录体育赛事的作品中生动而有趣的情节能让观众会心一笑外,人们几乎都是紧缩双眉看着展板上那一幕幕震撼性的瞬间。

获奖作品中还有中国摄影家的作品。例如,关于深圳大芬油画村的一组新闻照片表现了那些在狭小的生存空间中挣扎的8000余位青年画家们的梦想、艰辛、执著和无奈。

这些新闻记者眼中的世界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所经历过的场景似乎与地狱没有太大的差别。通过他们的镜头,我们算是感受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虽然它不完美。

2006年5月14日星期日

我们与巨头们间到底有多少差距?

想了解目前我们与国外巨头们的差距吗?用 Google Trends 试一试吧!

也许你无法得到具体的数值,但我想你也许能非常直观地看到目前的“时值”差距,也许更是市值甚至是实质的差距,因为这是全球网民用鼠标客观投票的结果。我不能说 Google 搜索量的高低意味着技术或产品水平的高低或者其他能力,但至少能表明某个品牌受到全球关注的程度,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品牌的成功和市场价值。

我们先来看一下所谓PC产业三巨头的对比,因为联想声称自收购 IBM PC 事业部后已成为继戴尔、惠普之后的第三巨头。那么他们之间的品牌差距有多大呢?

[Dell, HP, Lenovo] 的搜索量对比表明,惠普大大高于戴尔,这与其产品线较戴尔丰富不无关系;而联想则基本停留在水平面上,与惠普和戴尔受全球关注的程度根本不能相比。新闻引用方面的对比表明,戴尔频频亮相于媒体,惠普则逊色许多,而联想依然基本保持更低的调子。2004年4月联想更名为 Lenovo 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其全球新闻引用量微有起伏;2005年12月的 IBM 收购案则使联想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但随后的前惠普 CEO 菲奥莉娜离职事件受到了媒体更为广泛的关注。尽管如此,这两家公司仍无法与戴尔在新闻引用方面比拼“出镜率”。

[Dell, HP, Lenovo] 的地区和语言对比显示了戴尔和惠普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区域和普及程度,联想则仅在印度有可见的一席之地,其他地区几乎可以忽略它的存在。即使是使用中文的网民,也更多地关注 HP 和 Dell,而不是 Lenovo。

然而,国内的统计结果 [戴尔 | Dell, 惠普 | HP, 联想 | Lenovo] 证明了联想在中国市场上的主角地位,无论是搜索量还是城市、区域的对比,都显示了联想是中国局部战场上不容忽视的力量。结合上述全球的统计资料,这再次表明今天的联想仍然是一个立足于中国的联想,它在全球 IT 市场上的表现和被接受程度都太弱了。

让我们再看一下除去联想以外,其它 PC 巨头的品牌对比(含 IBM ),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Acer, Dell, Gateway, HP, IBM] 的统计结果虽然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还包括业务范围的不可比性(如 HP 和 IBM 都有相当比例的非 PC 业务),但其搜索量的高低却与目前业界人士基本认可的排名大体相符。我们且不去细论 Dell 和 HP 谁一谁二,但 IBM 行三,Acer 和 Gateway 等争四保五的态势与目前的 PC 界的格局基本是一致的。那么,我们的联想在哪里呢?如果加进去,它还是会在基线上徘徊。

联想看来并没有真正成为全球 PC 界排行老三的领头羊,它与其它世界级选手们还是很有差距的。不能光用硬件的产量说话,品牌是一个综合的东西。

限于 Google Trends 只能支持 5 个关键词做比较,我们最后保留 Dell 作为基准,加入 Microsoft 和与 Lenovo 相关的 IBM、ThinkPad 作为参照,与 Lenovo 一起纵览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Dell, IBM, Lenovo, Microsoft, ThinkPad] 的结果表明了Microsoft 作为老大的地位,Dell 依然其次,IBM 保持行三,这三个品牌之间尚有较大的差距; ThinkPad 虽乃名门之后,但已经接近基线了,而 Lenovo 线几乎可以当作 X 轴了。这种品牌之间的直观差距,是否可以解释 IBM 为什么舍弃 PC 业务,甚至包括放弃这个名将之花的 ThinkPad 品牌呢?

这样看来,IBM 是审时度势的,把已经属于鸡肋的 ThinkPad 让给了 Lenovo,虽然 Lenovo 时至今日连这个鸡肋的影响力都不如。

联想是中国顶尖的 IT 企业,也应该是国内企业国际化的先驱,他们尚且如此,那么我们的其他企业呢?

我们与巨头们间到底有多少差距呢?

我不是泼冷水,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冷静地认识到这些差距,知耻而后勇。知道差距才能知道要追求什么,这是第一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切不可以为选了一个英文品牌、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设立了海外机构或者把总部迁往国外就算是国际化了,就可以得意地示人了。

国际化的路还长着呢,决非一日之功。

另外,Google Trends 的确不错,用数字和图表直观地告诉我们新闻炒作背后的事实,一如真正的 Google 搜索所做的那样。

2006年5月13日星期六

海外最关心联想集团的是越南人?!

Google 最近发布了 Google Trends 服务,允许用户查看常见关键词的统计结果。我试用了一下,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结果,现摘要列出若干:

1、海外最关心联想集团的是越南人,其次是印度人;

2、亚洲以外最关心联想集团的是加拿大人,估计也是华裔居多;

3、联想收购 IBM PC 部门,使其受国际关注的程度逐步上升,尽管距真正的世界品牌还有差距,但目前应该属于亚洲品牌的水平;

4、最关心 ThinkPad 的是日本人,其次是丹麦人和德国人,然后才是讲英语的人,中国人排在第七位;

5、联想的收购行动,并未对 ThinkPad 品牌原有的受关注程度造成影响,但是后者的名气与 2004 年年初相比似乎略有下降;

6、Lenovo 目前的名气没有 ThinkPad 大,而且还尚有很大差距;

7、联想在国内直辖市(包括其总部北京)受到关注的程度没有其它城市大,在贵阳、昆明和乌鲁木齐等等“偏远”城市最受关注;

8、浪潮倒在其总部所在城市济南受到广泛关注,其次是青岛,表明还是山东人最关心浪潮。

有关的 Google Trends 统计对比见 [Lenovo, ThinkPad],分项见 [Lenovo]、[ThinkPad]、[联想]、[浪潮]。

更详细和有趣的分析和对比见:
Is Lenovo being intensively focused on by the Vietnamese?

2006年4月21日星期五

胡锦涛访问微软的一些细节

1. 盖茨在微软公司总部会议中心迎接胡锦涛;这个地方我倒不陌生,我每次去微软也先到那里。
2. 胡锦涛每天使用的是微软的Windows,估计应该是Windows XP简体中文专业版SP2)。
3. 盖茨愿意随时提供帮助,估计是因为考虑到Windows XP帮助Office助手还不足够智能。
4. 胡锦涛用的Tablet应该是Lenovo ThinkPad X41,不仅是顶级平板电脑,而且是中国制造。
5. 盖茨老了,已经开始谢顶了;相比之下,胡锦涛的头发倒是乌黑,只是不知道可曾染过。

胡锦涛参观美国微软"未来之家" 盖茨愿"擦窗"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42773/4315085.html

胡锦涛在盖茨家参加晚宴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4313623.html

2006年3月31日星期五

关于那个“关于那个传闻中的iPod广告”的帖子

本来那个“关于那个传闻中的iPod广告”的帖子是要投到国内BLOG站点上的,结果却被告知:

"发布失败. 相关错误信息如下: 发现违禁语句"

原以为是我操作不当造成的,但是屡试屡败,看来是被系统特意拦截住的。可是,我的那个帖子哪里有什么违禁语句啊?我屡查屡晕,实在找不出违禁之处,最后只得作罢。一字未改,转投他乡到这里。

关于那个传闻中的iPod广告

可以通过Google Maps看看这个奇怪的iPod样的东西:
http://maps.google.com/?t=k&ll=-30.516354,121.336956&spn=0.051463,0.080509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Bing
Date: Mar 31, 2006 9:16 AM
Subject: Re: Apple AD
To: Long, Qi

我昨天看下面这个CNN新闻的时候也看到这个事儿了。

Skype sued over peer-to-peer technology
http://money.cnn.com/2006/03/27/technology/business2_browser0327/

不过其评论说这应该是一个HOAX,并提到一位DIGG用户的观点:如果这真是JOBS故意所为,那么那个IPOD要和真的一模一样才行,因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认为是这么回事儿,巧合罢了。而且,读这个新闻还学了一个单词,PERFECTIONIST,呵呵。

"Apple iPod ad a likely hoax

April 1 is also Apple's 30th anniversary, and the yucks are just beginning. Take, for example, this post claiming that Apple has created an iPod ad visible from space. Blogger Richard Boakes found a spot on the map in Australia that looks a bit like an iPod, and relates an unlikely tale about Steve Jobs winning the land from the late Australian mogul Kerry Packer. Some observers noted that the area abounds with similar structures, which are most likely pools left over from strip-mining operations. A Digg.com user smartly points out the best reason for deeming this a hoax: The supposed iPod's screen proportions don't match the real thing, a flaw that the perfectionist Jobs would never have allowed".

故事最初来源于这个BLOG:
http://boakes.org/apple-ipod-space-advert

On 3/31/06, Long wrote:
> 如果你在使用Google Earth不经意间在地图上看到了一幅巨大的苹果iPod广告,那么你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在与澳洲出版业大亨Kerry Packer(已故)玩的一次扑克牌游戏中,苹果的总裁Steve Jobs赢到了一个面积超大的矿场。从那时候开始,位于西澳的这块地就一直在秘密地进行着改装,苹果后来在这块地上布置了一幅巨大的iPod广告。而这一切到最近才被一位网友无意中发现。

2006年3月29日星期三

从中国看澳大利亚

从中国的角度看,澳大利亚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这里似乎啥都是颠倒的。让我来细(戏)说一下:

不讲中国话,说鸟语;
不收人民币,认AUD$;
相对北半球而言,人头朝下活着;
朝北的房子朝阳,树荫在树南边;
下午的日头最毒,外出至少要抹SPF30防晒霜,晾起衣服来倒是蛮爽;
季节与北半球完全相反,春秋颠倒,冬夏颠倒;
圣诞节在盛夏,圣诞老人穿着裤衩站在海边是我们“北方人”看来比较傻的一景;
夏秋和冬春交接之际,一天之内能感受四季的交替,倒是有些像在乌鲁木齐的感觉;
有时,树荫下是深秋,树荫外却是盛夏;
除了澳洲内陆,其它沿海地区都比较肥沃,啥玩意儿都长,给点儿阳光就灿烂;
供应的蔬菜水果都很新鲜,且都去泥洗净,就是放不住,一不留神就打蔫发霉;

野生动物与人比较亲近;
闹市、车站、居民区内经常有海鸥、鸽子还有老鸹在你脚下溜达,神气得连路都不让;
苍蝇、蚊子等也比国内的憨多了,你甚至可以用脚踏死在地上歇着的苍蝇;
车辆靠左行使,司机位在车右侧,档位当然也是反着的,在司机的左手;

除了有红绿灯的路口,所有其余的路口都是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
日期倒着写,要写日、月、年;
地址也倒着写,要写门牌号、街道、市、省(州)、国家;

房子的大梁都是木头的,倒是和过去中国的民房一个盖法;
房间内三相电源插座上下颠倒,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器电源线都是尾巴朝上撅在墙上;
自来水可以直接喝;
门前路边的公共草地归房主管,房主得除草并保持清洁;
砍自家院子里的大树自己却做不了主,得问问政府愿意不;
房主垒自己院墙要找别人,安装自己家的插座也要请别人,除非自己有LICENSE;
办公证不要钱也没数量限制,要是真给了钱,给你做公证的JP没准儿就得坐牢;
图书馆办证、借阅都不要钱,也不要押金,一次借多少本还没限制,只要你拿得动;

图书馆里有中文的书刊和报纸,但是繁体字的多,简体字的少,反动的多,革命的少;
教堂和清真寺多,佛教的寺庙少;
除了港桥、中国城等闹市区或商业区(CBD),一般的居民区几乎见不到人;
和国内类似,卖电脑和配件的也爱扎堆儿,就是太懒,都快到中午了才懒洋洋地上班;
居民看病不要钱,住院更不要钱,买药却自己要花钱;
上技能培训的TAFE学校,可以自己不掏钱,让政府替你买单;
学生们上课不用端着,围着桌子随便坐,接老师话茬儿也不会被罚站,还会受到鼓励;
最小的货币单位是分,最小的硬币却是五分,用卡付款算到分,付现金就四舍五入了;
没有真正的纸币,除了硬币,钱都是用塑料印制的,叫塑料币差不多,既防伪又耐磨;
不像中国满大街可见百元大钞,这儿几乎看不到百元票,ATM往外吐的也是50元的票;
工资不按月付,按每周或每两周付,还有按小时算的,付房租也是如此;
固定电话不按分钟算,按次算,说一句话和聊俩钟头是一个价钱;
手机单向收费,接听倒是不要钱,但打起来常让你心跳不已,且要按次追加接通费用;

吃麦当劳套餐便宜,喝馄饨贵;
给人道谢后对方不说“不客气”,人家说“别担心”;
到哪里办事儿都得排队,没有加塞儿这个说法,你就得老老实实地且候着;
你如果愿意,孩子生得越多越有钱;
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而且一张票(TravelPass)可以城铁、巴士和轮渡通用,十分实惠;
上班族和上学族们大都每天坐火车,乘巴士的却不多(悉尼);
巴士宽敞舒适,然而单看站牌没法知道行车路线,站名还都是编号,让你一头雾水;
巴士来了你还得“夸”它(攥拳,拇指朝上示意停车),否则它还不停;
就算它自个停了,你也许还上不了车,而且是全体乘客下车,
然后司机大爷关闭车门,自个儿在车内活动筋骨七分钟,别烦,这是法律规定的;
拖鞋主要不在家里穿而是上街穿;

吃的便宜,住的贵;
哦,还有最关键的,和社会主义相反,这里是资本主义……

2006年3月27日星期一

关于国办密函

今天从网上偶然搜索到这样一个链接:

纪录一届政府 《中国政府机构名录》开始征订
http://medianet.qianlong.com/7692/2005/05/27/33@2652518.htm

其中提到:“国务院办公厅发的:国办密函[1991]44号的通知,规定其他任何单位均不得从事《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的征集出版工作。作为国家唯一权威版本的《中国政府机构名录》自1991年在海内外发行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和对外宣传效果”。

请注意上文中的“国办密函”字样。

1、既然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密函,怎能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将其内容公布在互联网上呢?不过还好,目前在Google上能够搜索到的涉及“国办密函”实际内容的链接只有这一个。

2、话又说回来,如果这密函通知的内容属实,即规定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得从事某项工作,这就更奇怪了。要知道,作为一般老百姓阶层的“其他任何单位”是不允许接触或者了解“国办密函”级别的文件内容的,那么如何要求他们遵循其中的规定呢?

这让我想起另外两件事情:

1、2004年,我曾受邀参加国内的CEO/CIO年会。在其电子政务分会场的讨论中,某来自国务院办公厅的人士曾坦言:目前国内政府文件的涉密范围太大,动不动就把文件定为涉密,随之配套的系列网络安全措施也就都要跟上;其结果不仅是成本大增,更关键的是让本应发挥作用的政府公文因为涉密就被“物理隔离”地“束之高阁”,只有少数的官员能够接触到,更谈何政务公开?

这里还有一篇2005年凤凰周刊的报道供参考:

大陆将为国家秘密重设底线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943808999849984/20050623/572772.shtml

2、与此相反,就在各级政府部门看似大抓安全保密工作的同时,某些本应是秘密甚至是机密的信息却经常可以在互联网上被搜索到。比如,政府部门所选信息产品的具体型号和网络拓扑结构就是那些网络集成商们甚至是政府部门自身喜欢“自曝”的内容之一。公布网络拓扑甚至是IP地址规划有助于宣传业绩或政绩吗?我不知道。

以下是随意搜索到的几个例子(恕不列举过于敏感的内容)

先创数字广东公安接入网
http://www.e-gov.org.cn/jiejuefangan/jiejuefangan/hangyexinxihua/200603/19375.html

关于加快全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通知
http://www.rizhao.gov.cn/zcfg/show_file.asp?type=rzbz&id=71

石家庄市政府无线城域办公网络应用案例
http://www.ccw.com.cn/cio/solution/htm2005/20050508_11L8L.asp

可以看出,正是很多政府网站自身在涉嫌泄密,不是吗?

2006年3月15日星期三

对于中国软件产业的看法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Bing Bao
Date: Mar 14, 2006 3:24 PM
Subject: 对于中国软件产业目前形势的一些看法
To: SCSC

诸位同仁好,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想我不得不抨击一下国内舆论界以至多数从业者至今被误导的这个论点,即所谓:自从国外软件巨头进入中国软件市场,我国软件产业就一直被其排挤和左右,从而导致萎靡不振,甚至被逼入绝境。这个观点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是根本错误的,甚至不能作为间接原因,最多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然而,这个错误观点目前却被众多国人所接受,并由此产生了几种不同心态:

一、中国软件产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人不适合发展以软件为基础的高科技的,进而认为中国文化也成了导致国产软件不能产品化和商业化的原因,甚至许多从业者也因此退出而另谋高就。例如,某经济学家就在其电视专栏中宣称中国文化不适合搞高科技,某国产汉字系统的创始人也转行从事网络游戏。

二、既然是国外软件巨头们把中国软件产业逼入绝境,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各种手段予以打压和反击。比如,政府要制定限制国外软件企业在华经营的政策,使其降低甚至失去本地的竞争优势,同时辅以国产软件企业的优惠政策,从而期望振兴软件产业。政府目前对于国产Linux、中间件和ERP类软件投入巨资扶植的政策可以算是此心态的具体表现。再比如,微软、Google等巨头的市场行动经常受到中国媒体(包括官方媒体、专业媒体、博客和网民评论等)的广泛关注,舆论往往导向于抨击他们打压中国软件产业的行径,这可算是来自民间的自发抗击。

三、既然国外软件巨头如此盘踞中国软件市场,那么我们就要以盗版为手段反击,使其在华遭受巨大损失,甚至期望他们可以退出中国市场。这个心态也成了国人堂而皇之广泛使用盗版软件的心理安慰,虽然其经济能力是无法购买正版软件的主要原因。政府部门看来也是基于民间的心态对打击盗版软件的工作始终是(政策、行动的)一手硬、一手软,更多的精力似乎是去打击盗版的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物。这也因此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中国在知识产权特别是软件侵权问题上的强烈不满,美国国务卿莱斯近日在澳洲就以此事为借口之一,与澳州、日本等国商讨如何围剿中国。

四、既然无法在商品化软件方面与国外巨头竞争,那么就从事特定行业的应用软件开发,使软件企业依附于这些行业,也期望这些行业能依附于这些软件企业,以保证长期的利润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行业,这些行业中的企业(软件企业的客户)大多都是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掌握着大量的资金用于投入企业再生产,这些都是国家的钱!事实上,自从八十年中期我国开始计算机应用以来,主要就是这些产业启动了中国软件产业并拉动需求一直维系其生存,包括:石油、化工、电力、铁路、交通、银行、税务、保险、海关、医疗卫生、通讯(固定和移动)等,近年来的政府信息化工作,以电子政务为名,拉动了软件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就是说,是国家养活了我们的软件产业。而且,我们还要看到,这些市场和商机同时也被那些国外软件巨头所觊觎,因为我们的应用软件离不开他们的系统软件和中间件的支撑,至少现在如此。

五、就是上述的那种依赖心理,以及尽快收回投资的压力,多多少少地致使中国软件企业更关注的是功能,而不是质量;更关注满足客户的当前需求并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是所服务行业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软件产品质量低下,缺乏测试,忽视标准,过程管理形式化等问题日益严重,更促使自身缺乏与国际正规军的竞争实力。中国的企业客户也是受到软件不值钱的意识的影响,很难理解软件开发所需要的高投入;由于得不到合理的回报,软件企业往往简化和放弃许多质量要求。

结果如何呢?如果那个错误的论点真是中国软件产业的症结,而我们又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去解决,为什么时至今日中国软件产业依然是一根鸡肋呢?因为,那不是根本原因。

我认为,中国软件产业裹足不前甚至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是法制不健全,由此导致盗版横行,也因此无法使国人从根本上树立良好和健康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无以自拔。如果,谁都不愿为自己所用的软件结账,那么谁来为中国的软件产业结账呢?

由于时间原因,我无法在邮件中系统地论述这个问题的前因后果,也不去谈打击盗版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大道理,仅在此提出这个观点,并辅以一些事例说明之。

一、知识产权法制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力,导致人们无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有10万元现金放在那里,可能路人最初不敢动;可是当有人窃为己有却不遭任何惩罚或谴责后呢,人们会认为我不去拿(偷)就反会让自己吃亏,最终导致:傻子才不去拿(偷)。这一点表现在我国软件相关行业中时,就成了如果不用盗版软件,就会丧失竞争优势。这种听似荒唐的论点,也成了盗版有理的理论基础。

二、使用盗版是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毒害的,这导致人的价值观的错位。有人说,盗版使用国外的软件,是为了在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国外的软件企业遭受损失,是在支持国产软件。这纯粹是谬论,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真正购买过国产的正版软件!尽管国产软件的价格要便宜得多。这种荒谬的观点,促使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国外软件的事实占有率越来越高,虽然其中的正版率并不高。

三、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目前国外的软件产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事实上的统治地位。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越来越离不开MS的操作系统、Oracle的数据库、BEA的中间件和MS的办公套件,这意味着我们会培养越来越多这个平台上的开发人员,这意味着会有更多基于这些平台的应用软件出现,这更意味着恰恰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脖子架在别人设计好的绳索上。

四、有人会说,无所谓,反正我们用的是盗版,反正他们得不到利润回报。事实是这样吗?不是的,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签的单付帐。目前,这些国外的巨头似乎没有有效的手段收回自己的投资(在华投资和盗版损失),但他们依然挤破头般地盘据中国市场。比如,盖茨和鲍尔默每年都会访问中国。他们傻吗?不是的,他们太聪明了!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一环,虽然我们目前经常不按国际套路出牌,但早晚会的,不得不会的。根据中国签署的WTO时间表,中国将在未来既定的时间内不断开放国内各个行业甚至是命脉行业的市场,届时将不得不用国际共同规则行事。到那时,微软、Oracle等巨头以及他们的政府会用我们难以面对的法律武器和经济手段来合理、合法地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账单,也许我们那个时候面临将是彻底缴械或灭顶之灾。我们非要见到南墙才回头,见到棺材才落泪吗?

五、有人说,国外的软件功能强大,国产软件不好用;反正可以盗版用国外的软件,不如直接用盗版。这种态度不仅导致了上述的隐患,而且使国产软件丧失地盘和地位,甚至连一个竞争的机会也没有得到!所以,盗版不仅没有打击国外软件企业,更没有拯救国产软件企业,反而甚至是在扼杀他们,让中国的软件产业岌岌可危。另外,国产软件就真的那么不好用吗?我刚刚升级到Office 2003(当然是正版的)的时候,为了了解国产软件与其的差距,曾经专门去济南市山大路科技一条街买过WPS 2003。其正版的售价是令人震撼的低,10元人民币!我甚至最初疑惑包装内是否仅是演示版或宣传材料,然而安装后才意识到那是不折不扣的完整版,包括字处理、电子报表、讲稿演示以及众多附件和模版。金山人如此的勇气和付出,让我肃然起敬。客观地说,WPS 2003是优秀的,尤其是性能和兼容性。虽然其整体功能和规格的确不如Office 2003,甚至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满足目前国内办公的一般要求是富富有余的。试问,在国内,有多少人日常工作需要基于Office的VBA、COM、生硬的智能帮助或Microsoft Shared文件夹下那一堆豪华的东西?WPS 2003已经完全够用了!可是,还是没有人用啊!

六、只要是盗版依然泛滥,就不可能让国产的软件有良好的机会和生存环境,就算被盗用的全是国外的软件。既然都是盗版,反正不花钱,傻子也知道装最好的。其结果就是:有XP Professional,就不会装XP Home;有 SQL 2005企业版,就不会装SQL 2005标准版,更不会装免费的MSDE或者MySQL;当然,有Office 2003,就不会装WPS 2003。没有人使用,没有人宣传,没有人去买,WPS 2003和其他国产软件一样都打入冷宫,成了过眼云烟,只好聊以自慰地说:辉煌只属于记忆。

七、如果我们但凡有一点儿正版的意识,谁都知道国产软件的性价比最好,那么国产软件就会有竞争机会和生存的空间。WPS 2003既然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办公需求,而且更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我们为什么非要盗版用Office 2003呢?为什么不可以买WPS呢?其购买成本是一般单位都可以承担的,关键是我们没有这样健康意识。然而,退一万步说,就算用盗版,也要用国产软件的盗版。正如比尔盖茨1998年谈到中国软件盗版问题时曾说,我知道他们都在偷,与其偷别人的,不如让他们偷我们的。我还需要再解释一下他谈话背后的用意吗?

八、有人还会说,国外也有盗版的,很多人在家里使用盗版软件。是的,以美国为例,30%的盗版率主要是个人用户。但是,请不要忘记,另外的70%的企业和商业用户已经足以支持和维护美国的软件企业的健康发展,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去研发新的软件产品以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给自己带来更多丰厚的利润。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法律,对于软件盗版有着严厉的惩罚措施,社会舆论也鄙视那些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从而使企业根本不希望因此而失去在市场上的诚信和可能的经济惩罚。那是一个基本健康的生态链。

九、由于使用盗版软件,中国的多数软件企业上都游离在正常的软件产业生态链之外。他们不能得到来自国外平台软件供应商的良好支持,不知道充分综合和有效地利用各种软件技术和手段,也不知道如何规范地管理开发队伍,更不知道如何真正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就是说,不知道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把自身融入到健康生态链中,并成为其中有特色和活跃的一环。多数中国的软件企业依然是手工作坊般用着盗版软件开发着问题百出的应用软件,依旧重复着上个世纪的故事,却不知道今天国外的软件产业已经进化到何种程度。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十、中国政府虽然已先后投入巨资积极支持国产Linux、中间件等软件的开发,但事实上收效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也可以归咎到盗版问题,因为盗版现象的泛滥,人们可以使用免费的平台,且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产品信息、现有应用、开发人员、用户普及度),没有人愿意主动迁移。另外,由于缺乏应用软件的广泛支持和最终用户的积极的配合,单单解决系统后台的国产化问题和相关技术问题无法使国产Linux、中间件等软件形成气候。这需要的是市场的引导和开发。大家都说微软的Windows的问题百出,但是它始终兼容和适应应用的要求,最终它占领了市场,就是这个道理。

狼来了,这未必是件坏事。群起而攻之或者树倒猢狲散,我看都不是上策。与狼共舞,以狼制狼,也许才是真正的上策。

我并不是在教条地指责软件盗版,推崇正版,而不考虑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企业和最终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我只是希望大家能更多地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融入到这个身在其中的产业中。我也希望,作为软件从业者,我们中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力求从自身做起,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和健康积极的心态。

有些观点可以参考我以前的讲稿:《软件正版化和许可证管理策略

另外,对于上封邮件中提到的印度问题,我想提醒的是,印度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内需,几乎都是利用自身的人才和管理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外包项目。这和中国国内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祝好,


-----Original Message-----
From: Pan Jing-shan
Sent: Monday, March 13, 2006 23:14
To: SCSC
Subject: 软件:辉煌只属于记忆(摘自科技日报)

软件:辉煌只属于记忆
可能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用WPS了,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作为我国第一款字处理软件,WPS的诞生宣告了纸质办公时代的结束。从1988年到1995年的7年间,WPS凭借技术的领先横扫大江南北,每台电脑几乎都安装了WPS,WPS也几乎成了电脑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微软进入中国,WPS的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1995年,凭借着操作系统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以及市场运作等优势,微软Office迅速普及,并很快取代了WPS的地位。从此以后,WPS和国产软件一起被逼入绝境。

易观国际发布的产业报告证明了这一点,一份名为《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软件市场监测》报告称,按市场份额计算,微软、IBM、Oracle分别以 25.3%、20.1%和9.5%占据中国软件市场前三名。而排名最高的本土软件厂商用友只占2.43%的市场份额。中国的软件公司年销售额超过几亿美元的不足几家,而印度最大的软件企业TATA一年的销售额就是1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