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4日星期六

电影《东京审判》勘误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东京审判》DVD。这是由上海电影集团于2006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反映了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28名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这是中国人拍摄的《东京审判》;日本人也曾于1983年拍摄过一部同名的电影。

这部电影拍得不错,挺有看头。但是,我在看电影时就发现或感觉到了一些错误,随后上网搜索有关资料予以验证,果然有些不实之处。作为历史大片,出现这样的错误,不太应该。

一、出任日方辩护团副团长、东条英机主辩护人是“清濑一郎 (Ichiro Kiyose)”,而不是“广濑一郎”。

二、作证指认东条英机等要犯发动侵华战争的田中隆吉是日本“陆军少将”,而不是“陆军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of Japanese Army)”;曾任“陆军兵务局兵务课长”,而不是“兵务局局长(Former Head of Japanese Army Internal Affairs Office)”。电影里的他似乎因为作证有功,而被导演官升了一级。

三、片中的主检察官季南(Joseph Keenan)在辩论“皇姑屯事件”是否应为日本侵华的起始点时,提到“At the time, the Beijing Government was the only Chinese government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当时北京政府是国际社会唯一承认的中国政府)”。这明显是用词错误:应该用“Peking(北平)”而不是“Beijing(北京)”。

四、在东京审判期间,原则上法官和检察官之间是不能接触的。可是电影里的中国大法官梅汝璈和中方首席检察官向哲浚却经常在小酒馆里聚会,毫无顾忌地探讨案情。向哲浚还向梅汝璈透露将会有好戏看(铺垫倪征燠的出场),并让梅一定要挺住。那个所谓《大公报》的记者肖南也常参与他们的聚会,甚至与梅汝璈同车前往。这显然都是不合常理的。

五、根据当时的庭审照片,美国的大法官希金斯(John P. Higgins)是带英美大法官专用的假发出庭的。电影中的他不是这样的,自始至终没有佩戴假发,即使是在第一次开庭等最正式的场合也是如此。另外,那位扮演希金斯的演员估计不是专业演员,此人在宣布法官团裁定时表现得过于紧张和疑惑,根本不像个训练有素的法官。

六、东京审判期间,于1946年7月由克莱墨尔将军(Major-General Cramer)替换了希金斯出任美国大法官。根据历史照片,此人着军装出席庭审。可是电影中的美国大法官自始至终都由同一个人扮演,虽然在庭审初期这位演员着西装,而在最后死刑表决时穿的是军装。

七、开庭彩排前,中国大法官梅汝璈因不满庭长韦伯(Sir William Webb)对于座次的安排而离席,彩排拖延导致众记者在法庭大厅等候。然而,电影中表现此时法庭现场的全景画面却清楚地显示中国国旗已经摆放在适当的位置(澳洲居中,美国和中国分立其两侧)。如果当时真是如此的话,梅汝璈还争的什么劲?

八、每次开庭,当各国法官团集体出庭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高声喊“全体起立”,并等法官坐好后再高喊“全体就坐”。相应的法庭用语应该是“All persons stand up”和“All persons be seated”,而不是电影中的“Please stand up”和“Please sit down”。详情参见《高文彬:我所经历的东京大审判

九、记者

十、宪兵的装束与历史照片有所不符。比如:宪兵的领章形状不对;宪兵的头盔不应该有系带;左臂的MP袖标也没有那么大;不是所有带头盔的宪兵都斜挎着一条白色的背带,像是当今保安的一套行头。

十一、片中中国代表团的汽车牌照不符合当时在日占领军所用车辆的牌照规则,只有四个数字,而没有额外的区划或占领军标识。当时的日本车辆牌照样式参见《日本和冲绳的汽车牌照》。

另外,也许有点儿鸡蛋里挑骨头:梅汝璈本是江西南昌人,却因香港演员刘松仁成了一口的粤式英语,尤其是他的“Everything”和“Immediately”发音更为典型;而来自江苏吴江的倪征燠的英语就算有口音也应该是江南口音,却被英达演绎了成了一口的北方中式英语,比较难听。

1 条评论:

Paul 说...

老包有才!